“毕业论文”的版本间差异
(创建页面,内容为“ == 车间展示 == === 项目总论 === ==== 项目背景 ==== #设计题目:年产10万吨青贮饲草料生产线的初步设计 #青贮饲草概述:青贮饲草加工是通过对新鲜饲草进行铡断切碎,并接种一定的发酵剂,主要为乳酸菌,然后将其压实密封保存,营造一个无氧环境,使饲草表面发生乳酸发酵,从而延长饲草保存时间,并且大幅度提高饲草的适口性和消化率。青贮饲草…”) |
(没有差异)
|
2022年5月3日 (二) 15:56的最新版本
车间展示
项目总论
项目背景
- 设计题目:年产10万吨青贮饲草料生产线的初步设计
- 青贮饲草概述:青贮饲草加工是通过对新鲜饲草进行铡断切碎,并接种一定的发酵剂,主要为乳酸菌,然后将其压实密封保存,营造一个无氧环境,使饲草表面发生乳酸发酵,从而延长饲草保存时间,并且大幅度提高饲草的适口性和消化率。青贮饲草含水量一般以65%-75%之间为宜,颜色呈亮黄色。良好的青贮饲草pH一般为3.8-4.2。含有较多的乳酸和少量的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极低或者不存在。氨态氮含量一般小于总氮的10%。传统方法一般为地下窖藏,但是因取用不方便并且会影响密封等因素,现在多采用青贮袋包装或裹包形式,随取随用。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促进农业发展
农作物秸秆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村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中,秸秆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采用秸秆颗粒复合饲料饲养家畜,通过动物消化使得秸秆回归田间,不仅减少了化肥的施用,还可以减少作物的化学残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其透水性,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增加农业生产,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 资源综合利用
为了防止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浪费从而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进而实现农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可持续农业的战略要求。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在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高度重视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通过项目建设,一期可为20人创造就业机会,二期可为200人创造就业机会。它不仅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农副产品的转化增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畜产品优势,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避免秸秆焚烧和随意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农业废弃秸秆的综合利用,转化为饲草饲料,延长了农业加工产业链,变废为宝,从而满足了该项目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市场预测与项目规模
- 市场预测:目前国内大部分青贮饲料主要服务于各大高端牧场。大多数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牧草。但对于一些寒冷地区,因节气气候等因素无法实现一年四季均可即时供应新鲜饲草,这种情况下,青贮饲草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传统饲草而言,青贮饲草主要有以下优点:
- 无氧条件:可以延长储存期,防止氧化以及好氧菌的综合因素造成饲草品质的下降。
- 酸性环境:极大的抑制了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饲草更加安全、健康。
- 乳酸发酵:极大提升了饲草的消化率和适口性。
因此,青贮饲草将会越来越受到各种畜牧业的欢迎。
- 项目规模:项目设计为年产10万吨青贮饲草料生产线,仅在饲草乳熟期生产。一般河北地区青贮用燕麦的收割期在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约合60天。日产量为2000吨。
主要产品品种及产量
主要产品品种为青贮燕麦,产量10万吨每年。能够满足约50个奶牛、肉牛养殖场的饲料供应。
厂址选择
项目选址
项目建议地址选择为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万全现代农业产业园
选址原因
- 地理优势:张家口万全区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6.9℃,年均降水量464毫米,无霜期116-135天。万全区是我国燕麦的主产区,多年来,万全区充分利用地缘优势,让燕麦产业在万全聚集,万全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燕麦加工基地,并打造了“中国燕麦之乡”名片。
- 政策原因:2022年3月1日上午,万全区召开燕麦加工产业座谈会指出要从燕麦产业实际出发,统筹企业生产、经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产学研融合,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先进企业,瞄准高端市场,不断提高万全燕麦、杂粮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 产业优势:万全区2020年粮食种植面积17070.12公顷,粮食总产量100801吨,仍在不断增长。另外,万全区畜牧业发达,具备足量的青贮饲料使用场景。
总平面设计
设计原则
- 要和工艺流程一致, 以主生产区为中心进行布置,人流物流要有效分离,注意规划,防止出现拥挤甚至意外事故;
- 新鲜燕麦饲草存放区域以及成品裹包青贮饲料贮藏区域要进行分区;
- 建设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长远发展;
- 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坚持节地、节能策略;
- 建设应考虑环境保护和绿化,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统一原则;
- 坚持可持续发展,考虑燕麦秸秆饲料项目投资建设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设计内容
总平面设计的重要内容是合理分布加工区域和贮藏区域,主要是根据各区域相关要求和联系进行协调设计。比如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工厂内外交通道路的规划,运输车辆的停靠位置,以及管道的铺设和安排等进行设计,以保证生产任务能够安全有序的完成。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经济性原则,结合张家口市的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使工厂设计成为相对经济环保的工厂。本设计主要是针对布局设计。
- 平面布置
根据所选厂址万全现代农业产业园情况、周围环境以及其他需要考虑的规划等,将生产厂区进行规划设计。加工区域需铺设地板,不可直接与土壤接触,避免土壤微生物杂菌污染青贮饲草。贮藏区位于加工区左侧。厂址选择在人员充沛、原料供应良好的位置。交通发达,便于青贮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工厂内部设计合理,厂房大门应满足收割机和其他运输车辆的高度和宽度,要预留安全出口和人员通道;车间外道路按照人流物流分离进行合理规划。部分厂房应开窗保证采光,不宜开窗区域应采用日光灯照明保证光源充足。
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流程图
生产工艺流程
物料衡算
设备选型,水电衡算(节能),组织管理及劳动定员、公用及辅助设备、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环境保护目标
- 水环境保护目标:施工期产生的污水要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施工期水污染加剧。水质保护目标应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 土壤环境保护目标:确保土壤环境质量不恶化,不影响周围农田土壤。
-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区现有耕地和林地,对项目建设占用的耕地采取切实有效的生态补偿和恢复措施。
- 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建设活动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同时控制原有水土流失。
- 大气和声环境:在作业区和施工区采取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施工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和声环境,重点保护作业区和施工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其目标是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进行控制;作业区和施工区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声环境质量按《噪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二级标准进行控制。
- 人群健康:加强作业区和施工区的卫生防疫工作,防止各种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确保施工区和作业区人群的健康。
环境保护措施
- 青贮饲料收获
- 选择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的施工机械,尤其是绿色饲料收获机,使其废气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并加强车辆保养,保持车辆良好运行。
- 选用优质柴油,减少施工机械运行产生的废气污染。3.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低噪声绿色饲料收获机。4.尽量避免夜间施工。
- 粮食种植基地
- 施工期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处理措施
(1) 生产废水应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必须经沉淀处理达标排放 (2) 施工产生的生产废水采用自然沉淀法或絮凝沉淀法处理后达标排放。
-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废气的排放,避免有害气体和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选用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施工机械,特别是青饲料收获机,使其排放的废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加强对车辆的维护,使之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2)尽量减少散落在道路上的弃土,及时清理路面的渣土,注意洒水降尘
- 噪音防治措施:
(1)施工单位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施工机具,如运输车辆噪声符合要求。 (2)合理布置施工机械,根据周边环境条件,将高噪声设备布置在远离敏感点的位置,增加噪声源与工程边界的距离 (3)合理安排施工,将高噪音设备施工安排在白天,尽量减少夜间施工,力争做到施工不扰民。
- 人群健康保护
(1)在施工期间要做好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施工中产生的废料较少,应最大限度的加以利用,不能利用的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2)因施工影响到道路通车时,施工单位应及时在路口等要害位置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车辆绕行。
- 其它措施
(1)改进耕作方式,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稳能力。 (2)大力推广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同时要合理使用农药,减轻农药污染。 (3)大力发展农田林网体系,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4)加大农田基本建设,采取科学合理的排灌措施,防止土壤盐渍化。
技术经济分析
[1] 赵世锋.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河北)调研报告[J].现代农村科技,2009(20):53-54. [2] 万全区人民政府网.提升附加值,迈向中高端,万全区召开燕麦加工产业座谈会[EB/OL].万全区人民政府网.2022.3.3. http://www.zjkwq.gov.cn/single/132/58713.html